探索超感官知觉真与假,第六感有多奇幻?(2)

2017-02-23 9:22 来源:邪恶报 作者:佚名

超感官知觉心理学如果能作为一门科学,那么它的最特别之处就是,超感官知觉的主要研究现象是要靠对数据统计结 果和统计模型结果的偏离来确定的。其他的科学学科,它研究的基本现象的存在是无疑的,关键是要找 出这种现象发生和变化的系统规律,即便是象量子力学这样会使用到几率解释的,比如双缝干涉实验, 那么屏幕上的干涉条纹也总是能被观察到,而且一些量化特征也能每次都被重复。超感官知觉心理学却不是如此 ,反正是所有实验结果和统计模型的偏离都可以被作为证明特异现象存在的证据。如果一个实验没有得 到原本想观测到的和统计模型的偏离,却观察到了另一种,甚至是相反的偏离,这也会被算作证据。

超感官知觉

超感官知觉模拟图

问 题在于,超感官知觉统计模型,只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近似,是一种理想化。超感官知觉心理学家经常抱怨说,超感官知觉的实验 不能被重复,因为那种力量太弱了。而事实是,那种统计模型只是理想模型,而实际之中有太多的力量 会使实验结果偏离零假设(也就是假设不存在特异功能现象的假设)的统计模型。比如说星门的遥感实 验受到的其中一个批评就是SAIC的遥感实验都使用了同一个裁判,这个裁判判决遥感者描述的现象更符 合若干幅画中的某一幅,而他本人又是这个实验的主持者,这就有可能引入偏离零假设的因素。要知道 ,星门实验中的所谓“统计显著”指的是:几乎可以肯定(而不是什么“显著但还不够显著”)存在靠 乱猜以外的因素(不一定是作假或骗局,更有可能是某种无意的实验设计漏洞,比如上面的裁判问题) ,而要把这个因素归于特异功能,那真的还差十万八千里。这里我们就更了解了超感官知觉心理学区别于一般科 学的这个特别之处。在比如说物理学中,科学家也使用统计方法,把统计结果和理论的模型的结果相对 照,然后自然会有偏差,但是这个偏差并不影响最后的结论,因为它可以被预测和控制,这个偏差是用 来观测实际结果和理论预测之间的符合程度的,偏差越小,表明理论越符合实际。在超心理学中却不是 这样,偏差是被用来“证明”理论的,而且只要有偏差,无论是预先预计到的还是事后才发现的,就可 以被超感官知觉心理学家作为证据。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