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与《咏华山》:看寇准是个怎样的人(3)

2017-02-23 9:22 来源:邪恶报 作者:佚名

太宗低头沉思良久。然后让身边的所有的人都退下,只剩他和寇准。这次皇帝是动真格的了。“你看襄王可以吗?”太宗问。

寇准说,“陛下选择的是可以副天下望者,知子莫如父。圣上既然认可,就应该立即作出决定。”太宗见寇准真心地支持他的选择,立即让襄王做开封尹,改封寿王,立为皇太子。所以,太宗召回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立皇太子这件大事,为权力的移交作准备。足见太宗对寇准的信任。但皇帝就是皇帝,生怕自己的威望和权力别被任何人夺走,哪怕就是太子。一次太子祭祀完太庙回来,人们争相观瞻,赞不绝口,“真是个少年天子”!话传到太宗那里,太宗不高兴,问寇准,“人心都归顺到太子了,把我往哪摆呢?”古往今来,为权力和威望之争,毁灭了多少本应是平和的权力交接,使民众多次陷于战乱的水火之中!太多的大臣,为了自己的私利,依附于争斗中的一派,浑水摸鱼,全不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而寇准,只用了六个字,掷地有声地回答了太宗的疑虑:“此社稷之福也。” 提到宋太宗和儿子宋真宗之间的交替,就不能不谈谈寇准的同事吕端。

寇准是个怎样的人:政治仕途不顺

寇准是个怎样的人:政治仕途不顺

吕端与寇准共事多年,寇准直率,锋芒毕露;吕端沉稳,大志若愚。二人同时为相,尽管有时吕端为正,寇准为副,但寇准依旧是咄咄逼人,而吕端总是相忍为安。太宗选拔吕端为宰相时,有人告诉太宗,吕端糊涂,不能为大任。太宗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他说得真是对极了。如果说,寇准是太宗下决心立太子的关键人物;那么,吕端则是为太子继位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

太宗临死时,宦官王继恩忌恨将要继位的太子,联合副宰相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等,阴谋另立楚王元佐为君。太宗死后,李皇后派王继恩去召吕端,吕端感觉事情有些不对。他先将王继恩监禁起来,并派人看守。然后入宫见李皇后。李皇后说,皇上已死了,立他的长子为君,是否更好,你看如何?吕端回答道:先帝生前立太子就是为了今日。现在他刚去世,尸骨未寒,我们怎能违背他的遗愿而另有所议呢。说完,将太子请出,立为真宗。更有意思的是,当真宗垂帘与群臣相见,接受朝贺时,吕端站立不拜,要求将帘子拿掉,并走上前,辨认确实是真宗本人后,才率百官下跪,山呼万岁。一点不含糊,突显他“大事不糊涂”的秉性。
回到寇准的故事上。大家要问,在吕端办不糊涂的大事时,同为宰相的寇准在哪?在干什么?答案是,他在邓州(今河南邓县),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当知州,在接受太宗对他的第二次惩罚。 起因还是他那耿直好辩的习性。从官宦间的私人恩怨,引发了寇准与冯拯为朝制规则的激烈争斗。按吕端的话讲,“寇准性刚自任,臣等不欲数争,虑伤国体”,总是让着他;太宗也说,“若廷辩,失执政体”,就是劝寇准停止争斗。可寇准偏是不听,“犹力争不已”,甚至要与太宗“论曲直”。人狂到这份上,用北京老话讲,就是“没治了”。但还不仅如此,寇准的狂妄深深伤害了太宗的心,因为他是一直眷顾和培养寇准的。太宗最后伤感地说寇准,“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不可救药,失望到底。把寇准再一次逐出京城。
寇准又开始了新的外放生涯。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tu.com/lishi/80.html

上一篇:上一篇:神奇的西域新疆壁画

下一篇:下一篇:武则天之墓在哪里?有什么秘密?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