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商人罢市反抗的历史

2017-02-23 9:22 来源:邪恶报 作者:佚名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较为辉煌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有着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象洛阳、长安这样繁华的商业都会,因此唐朝商人的势力也不断增强,但碍于三六九等的规定,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仍然低下,于是则出现了商人抗议场面。

唐朝商人的社会地位

在唐代,有个社会现实问题,商人不仅经济实力强大,更是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但是尽管如此,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仍然相当地下。按照唐朝的法律,商人不仅是不能做官,就是连普通老百姓的地位都不如。

皇帝唐太宗曾对大臣房玄龄说:"脱设此官员,以待贤士,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踰侪类只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意思是商人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好处就可以了,千万不能让他们做官,和朝庭上的圣贤明君们坐在一张桌子上。

在唐高宗时期,更出台了一系列歧视商人法令,如商人不得穿黄衣服,不得坐马车等。更为甚者,商人的生命财得不到任何法律的保护。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必然引发了商人的抗争,迫使他们与唐代末年的地方军阀势力联手,共同对抗朝庭。所以在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反叛"商人,他们试图通过采取武力的方式进入国家政权体制,当然这也怪不得商人们,毕竟在不公平的待遇面前,势必反抗。

唐代商人在市集

唐朝商人的罢市反抗

在唐德宗建中三年(782)的京城长安。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不久,藩镇势力日渐骄横。颇有雄心的德宗皇帝对此十分不满,决定以武力削藩。无奈藩镇叛乱不断,"河南、河北连兵不息",由此国库日益空虚,军费开支逐渐紧张起来。这时,主张"以刑名整齐天下"的奸相卢杞及其同党赵赞(度支使)、韦都宾(太常博士)等认为:"货泉所聚,在于富商"。于是,他们打着"借商"的招牌,对长安工商业者大肆掠夺,"京兆尹丰祯督责颇峻,长安尉薛萃荷校乘车,搜人财货,意其不实,即以搒捶。"以致"京师嚣然,如被盗贼"。

面对政府这一野蛮的搜刮行径,城市工商业者忍无可忍,"长安为之罢市,百姓相率千万众邀宰相(卢杞)于道诉之"。最后德宗迫于群众的巨大压力,也不得不下诏废罢了这次所谓的"借商"活动。(见《旧唐书?卢杞传》)这是中国历史上工商业者第一次统一的政治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在经济繁华、工商业者相对活跃的都市,商人们的罢市活动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典型性,尽管规模还十分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城市工商业者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觉悟有了初步提高。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tu.com/lishi/14.html

热门专题